3月以來,為摸清“浙江制造”標準實施的真實績效數據,市標準化院聯合各縣(市、區)局向我市“浙江制造”標準制定企業發放了“浙江制造”實施效果調查問卷,截至目前,累計223家企業有效反饋了問卷。反饋的問卷中,已實施“浙江制造”標準1-3年的企業占39.01%,3年以上的占46.19%;“浙江制造”標準產品銷售額占企業總銷售額10%以上的企業為77.58%,占50%以上的企業為21.97%。通過對問卷的分析發現,“浙江制造”標準工作有效增強企業標準化工作、提升企業標準化人員工作能力,同時,在質量提升、產業鏈協同、品牌溢價、生態環保等方面成效顯著。
一是質量效應提升。認為“浙江制造”標準在助力提高產品質量(如合格率、性能穩定性等)效果顯著或非常顯著的企業占比83.41%,降低生產成本、提升效率效果顯著或非常顯著的企業占比71.75%,促進生產流程規范化、操作標準化效果顯著或非常顯著的企業占比84.75%,提升客戶滿意度、減少客戶投訴效果顯著或非常顯著的企業占比80.72%;76.23%的企業通過“浙江制造”標準的制定填補了相關產品國內標準空白;27.35%的企業通過“浙江制造”標準制定,將相關標準轉化為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比如寧波科諾精工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浙江制造”標準的制定,成功立項并發布行業標準YS/T 145—2021《汽車天窗導軌用鋁合金型材》。
二是產業鏈協同效應提升。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浙江制造”標準助力加強企業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緊密程度效果顯著或非常顯著的企業占比65.92%,“浙江制造”標準助力促進企業供應鏈(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管理優化效果顯著或非常顯著的企業占比69.5%,認為“浙江制造”標準幫助企業進一步拓展了市場客戶的占比81.17%。
三是品牌溢價效應提升。通過“浙江制造”標準的制定和發布實施,幫助企業在投標或競標、市場接受度、政府或行業支持、產品競爭力、品牌影響力等方面獲得優勢,78.92%的企業通過“浙江制造”標準提升了產品溢價率,23.77%的企業通過“浙江制造”標準獲得了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高新技術企業、首臺套、政府質量獎、綠色產品及綠色工廠等各項榮譽。
四是綠色生態效應提升。調查結果顯示,65.48%的企業認為“浙江制造”標準對提升生態效益的效果顯著或非常顯著。“浙江制造”標準的制定和發布實施推動企業減少污染物排放、使用可再生/可回收材料、引入低碳技術等,進而加強環保意識,75.78%的企業因“浙江制造”標準要求而采用綠色技術或工藝。
下一步,市標準化院將進一步分析調研數據,并結合企業走訪等調研反饋,完善“品質標”工作體系,通過質量支撐、標準引領、要素賦能,更好地助力質量強企強鏈建設。